周末说健康 | 老年人易跌倒、行走困难、四肢纤细,当心肌肉减少症!
在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发现家里老年人出现行走困难、有跌倒倾向、步态缓慢、四肢纤细和无力、近期体重下降明显等表现时,应警惕老年人患有肌肉减少症。
什么是肌肉减少症?
肌肉减少症,又称肌少症,顾名思义,是一种与年龄增加相关的肌肉量减少、肌肉力量下降和/或躯体功能减退的疾病。肌少症发病隐匿,容易诱发跌倒、骨折等不良事件发生,往往导致老年人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,增加老年人死亡风险。研究显示,目前,我国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8.9%-38.8%,且随着年龄增加,肌少症的患病率也在增加。
肌肉减少症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?
除了年龄外,老年人肌少症还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,如长期卧床久坐、长期酗酒、吸烟、膳食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不足、患有慢性疾病(如慢性肾脏病、糖尿病、慢性关节炎)等。
家中老年人出现什么情况时需要就医评估肌少症?
可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进行自我评估,当问卷评分≥11分时,需要到医院进一步就诊评估肌少症。该问卷如下。
防治肌少症,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?
去除诱因、改善病因是预防肌少症的前提,建议积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,在营养科医师和康复科医师指导下,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和运动方案,多学科指导进行综合、系统地防治。
(一)改变不良生活习惯
1.戒烟戒酒;
2.避免久坐不动
(二)科学补充营养
1.科学摄入蛋白质:推荐老年人增加含有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摄入(如瘦肉、牛奶、鱼等)和其他富含亮氨酸的食物(如黄豆、花生等)。对于60岁以上非肌少症的老年人,建议每天摄入每公斤体重1-1.2克的蛋白质,以预防肌少症;对于肌少症患者,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.2-1.5克。
2.合理补充维生素D:虽然维生素D与骨骼、肌肉健康密切相关,但不推荐盲目补充,应结合血液检查在医师指导下补充更有意义。
3.不盲目使用口服营养补充剂:对于平素饮食不能提供足够人体所需能量的肌少症患者,可在营养科医师指导下,运用口服营养补充剂补充能量和营养,不建议自行盲目运用。
(三)适当运动
可进行的运动有:抗阻运动(如使用弹力带、绑腿沙袋)、有氧运动(如健身舞、五禽戏、八段锦)、有氧与抗阻结合运动、平衡与柔韧性训练(如太极拳)等。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慢性病,运动需在基础疾病控制稳定后才可实施,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