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孤独症 给予“星星的孩子”更多关爱

在我们的身边,有一群特殊的孩子,他们有最纯洁的眼睛,却不与你对视;他们听力良好,却对外界充耳不闻;他们有着风铃般嗓音,却总是不言不语;他们像星星般纯净,却也如星星般遥远……在外人看来,这些孩子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,他们宛如天上的星辰般独自闪耀,因此常被称为“来自星星的孩子”——孤独症患儿。

一、什么是孤独症:

孤独症(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, ASD)又称为自闭症或全面性发育障碍,是一种始发于婴幼儿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。据有关统计,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为7‰,患病人数较多,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。

二、孤独症有哪些表现:

患儿一般起病于出生后36个月内,3-5岁时会呈现部分明显病症。其核心症状表现有:社会性交往障碍;言语交流障碍;兴趣范围狭窄与行为刻板重复。

三、孤独症的病因:

尽管对孤独症的研究已经超过半个世纪,但是科学界至今仍不能对孤独症的病因做出准确和科学的解释,而只是对孤独症达成了这样的共识:孤独症是因大脑、神经系统以及基因的病变而引起的广泛性、发展性障碍。

三、家长怎样发现孤独症:

2023年,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国内儿童心理、发育领域资深专家共同制定了《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表》,可以作为早期筛查工具,参照此表发现患儿在不同月龄的异常表现,尽早就医。

四、怎样治疗孤独症:

目前,儿童孤独症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,主要治疗途径是康复训练,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,如果能在3岁前接受科学干预,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症状和预后。根据多世界地的实践,经过科学系统干预,好转有效率达71.4%,近60%孤独症儿童可以进入幼儿园接受学期教育。因此,儿童孤独症必须突出一个“早”字,紧紧抓住儿童0-6岁这一关键时期,加强早筛查、早诊断、早干预,努力做到早发现、早康复。

孤独症患儿的康复离不开家庭、医疗康复机构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持,提高社会对孤独症患儿的关注度,加强对孤独症患儿的教育和支持,对预防和治疗孤独症非常重要。希望公众能够走近、了解孤独症儿童,包容理解他们,不排斥不歧视,呼吁全社会给予“星星的孩子”更多关爱,让他们不再孤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