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应该接种哪些疫苗?

疫苗接种是一种简单、安全、有效的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方法,通过激活新生儿免疫系统对特定疾病的免疫反应,疫苗可以帮助宝宝的免疫系统更高效地抵御感染。未来如果病毒或细菌再次侵袭,宝宝的免疫系统就知道应该如何应对了。

专家说:疫苗可以保护儿童远离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威胁,对于免疫系统尚在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讲尤为关键。按照我国儿童免疫规划程序要求,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。

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

疫苗接种对于绝大多数宝宝来说是安全的。接种疫苗后,宝宝可能会哭闹,但通常会在拥抱或喂食后安静下来。但疫苗对于人体毕竟是"异物",有少数接种者会发生轻微不良反应,如接种部位局部红肿、疼痛、硬结等,或出现发热、乏力等症状。近几年,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,经过调查诊断与疫苗接种有关且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很少,发生率很低。

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

其他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

如过敏性休克、晕厥、血管神经性水肿,发生率极低,即使发生,绝大多数发生在接种后半小时内,接种完成后家长应带着宝宝在医疗机构内留观30分钟以上,一旦发生严重不良反应,可及时就医处理。

通过预防接种建立免疫屏障,在保护受种者的同时,也保护了受种者周围人群。家长应理性看待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,做好预防措施,让宝宝健康、安全地接种疫苗。

摘自:《十万个为什么丛书--健康始于孕育》主编:李志新 杨琦

(本文来源:国家妇幼健康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