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家庭健康指导员】彭俊:把群众当亲人,用心、用情做好服务

彭俊,54岁,德江县长丰乡场湾村的村医。1996年从贵阳中医学院毕业后毅然回村当了一名村医,现已行医26年。从事这项工作以来他一直把群众当亲人,用心、用情服务身边的每一位群众。

1.jpg

上门诊疗

“如果没有彭医生,我活不到今天,是他几次把我从‘鬼门关’拉了回来。”场湾村李家湾组的冯仁刚眼含泪水说道。冯仁刚是一位留守老人,儿子儿媳均外出打工,就剩下他和老伴在家。有一天,冯仁刚突然感觉气喘并伴持续高烧,按照普通感冒服药不见效,经彭俊初步诊断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,强烈建议他去县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。经济困难的冯仁刚不愿去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断。见状,彭俊自掏腰包让他到德江县民族中医院检查,结果为结核性胸膜炎。“幸亏送来得及时,不然后果不堪设想”,医生通过诊断后说道。通过治疗,冯仁刚病情逐步好转,现在家休养,彭俊隔三差五背着医疗箱上门随访。

2.png

开展健康知识讲座

“他医术好,医德也好。平时不管是老人、小孩,他都非常耐心。群众经常半夜三更去看病,他从来不推托,有行动不便的老人身体不舒服半夜打他电话,不管多晚,他都毫不犹豫地上门诊疗。”村民肖文英说。

彭俊说自己小时候,农村条件差,缺医少药,老百姓生病了只能硬撑着。这种境况,年少的彭俊看在眼里,心里燃起了从医的火苗,立誓尽自己的所能解除群众的病痛。“有时一天要出诊五六次,那时候交通不方便,全靠一双脚徒步出诊,当时感到很难,好几次都想放弃。”彭俊说,“但想到村民就医的困难,就觉得自己的困难不算什么,可以克服。”

2021年初,贵州省开展“健康知识进万家”活动试点工作。作为村里的健康指导员,彭俊迅速理清思路,摸清辖区人员,并分类建立台账。采用上门走访、线下座谈会、义诊活动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和提供健康服务,赢得了辖区群众一致好评。经过不懈努力,实现了辖区内常住人口“健康知识进万家”小程序的全覆盖率达95%以上。为身边群众有效普及了健康知识,提升了自我健康管理意识。

3.png

开展义诊活动

彭俊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工作,但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扎根乡村,几十年如一日地陪伴在群众身边,作为卫生保障体系最基层的执行者,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。